你有被横空出世的ChatGPT吓到吗?
2022年11月,世界知名人工智能研究室OpenAI推出了对话型的人工智能ChatGPT,瞬间在全世界爆红。除了陪聊,它还能写论文、写小说、写代码、编剧本……几乎无所不能。
ChatGPT让科技巨头谷歌发出了红色警报,一夜之间全世界的打工人们也都慌了——我们的很多工作似乎它都能干,而且还干得比我们好。
有人甚至认为,传说中的人工智能取代人类的“奇异点”提前到来了。
2023年1月31日,一部时长三分多钟的动画《犬与少年》的预告片出现在网络上,这是一个少年和机器狗相识相知的温暖故事,而在片子结尾处的字幕中,制作者的名字不再是具体的人,而是“人工智能和人类全体(AI + Human)”。
这部动画让人惊觉,难道现在人工智能已经可以“批量生产”宫崎骏了?
对于AI的狂飙突进,人类社会似乎还没有做好准备。
建筑设计的范式真的会改变吗?人类建筑师真的会被AI替代吗?
01
当建筑师们开始用ChatGPT工作
在建筑设计环节,建筑信息建模软件已经被广泛使用,在软件中,设计师只需要修改一个参数,整个建筑的结构都会跟着更新,这个软件也可以对建筑的方方面面进行综合管理,比如构建和模拟建筑材料、材料的物理性质、几何形状、空间关系、建筑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等。
人工智能也可以赋予作品不一样的艺术表现力,2022年10月,AI绘画网站6pen联合敦煌画院举办了“我AI敦煌,天马行空”AI作画艺术展览,收集了大量AI以敦煌壁画为蓝本设计的作品。
印度建筑师玛纳斯·巴蒂亚(Manas Bhatia)以沙漠仙人掌的形态为灵感,使用ChatGPT和Midjourney设计了一座火星未来城市,这是一座能够适应恶劣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通过太阳能和水循环系统模拟仙人掌的储水功能,利用遮阳和冷却系统保护居民免受高温和辐射的影响。基于ChatGPT处理的故事化文本生成的设计图,要比以往的AI作品层次丰富得多。
人工智能技术,也让梦幻般的互动装置、建筑成为可能。创立于东京的teamLab,以大型数字装置艺术作
品闻名全球,它用沉浸式装置构建出了一个个新鲜的感官空间,令不少观众都惊叹于科技对艺术的冲击。
Microsoft居住艺术家计划中的一部分,就是一个使用AI创建的建筑馆项目,该建筑可以搜集访客的面部表情及其语音音调,将其与建筑空间的颜色、区域、响应性材料相关联,以创建互动式建筑的体验。
除了可以做出酷炫的效果,AI技术可以让我们可以对城市了如指掌,城市存在和发展得到了充分的监控、规划和预测。比如通过APP定位功能可获得大量使用者的出行习惯数据,并可通过热力图的模式将其表现在平面地图上,还可以训练AI根据城市地图对市民行为进行预测,在规划师、建筑师进行城市设计时起到参考作用,还能协助城市运营者改善城市环境。
02
后AI时代的建筑长什么样?
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强大学习认知和运算能力,给建筑业各个环节的革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让建筑设计变成可描述的、可控的、可优化的、基本自动化的过程。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发展,未来将有望实现建筑师将自身的需求和偏好输入至计算机系统中,让人工智能进行学习和判断,然后自动地生成一系列符合自己要求的、可供选择的建筑形态设计方案,也必然会演变出一种新兴的有趣的设计美学。
互动系统和互动建筑也可能会对未来建筑设计范式的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有钱任性”的沙特王储日前宣布,将建一座400米高的巨大立方体建筑,其中就将有人工智能带来的互动科幻式体验。
巨大的穹顶内部被无数块几何形小屏幕覆盖,构成了一个高达近400米、空间感巨大的虚拟现实空间,空间环境可以根据人们的要求随意变化,切换成雪山、火星、未来异世界……
人工智能的发展,让通过拼搭就能建造房屋,甚至一座城市成为可能,未来的建筑行业,将实现设计建造一体化,人只需要做出设计,剩下的事儿,交给机器人就可以了。
这带来的将不仅仅是一种设计方法的变革,更是一种全新思维模式的革新。
2015年开始,福斯特建筑事务所(Foster+ Partners)就开展了火星人类居所项目,该项目设计的核心理念是在人类登陆火星前,先遣送一批预先设置好程序的半自动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在火星上利用地表土壤和风化岩石以3D打印的方式建造居所。
?
在地球上,有大量自动化机器、3D打印预构件、AI参数化设计来取代传统的人类员工,这几乎是必然的趋势,现在已经有了专门的垒墙机器人和搬砖机器人,效率和准确性都比人要高,也已经有公司在研发“无人机+推土机”的无人操作组合,我们相信离不需要建筑工人建造房屋的那一天已经不远了。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对建筑的选择正从工业化、标准化逐渐转变为个性化和差异化,随着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能力不断增强,也为建筑师和用户根据自身的需求、审美和风格偏好通过人工智能获得定制化的建筑方案提供了可能。
03
人类建筑师“逃生”的三条道路
人工智能的发展势头已不可阻挡,那么人类如何迎难而上,成为难以被取代的人类建筑师呢?
第一条道路:成为超级人机协同者
人工智能既然是一种工具,那当然是谁用得好,谁就厉害,未来的建筑产业,既需要人的创造力,也需要机器控制的精准性,这必将会迎来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全新融合,未来的设计师要接纳更为多元化的设计方式,把自己打造成为“超级人机协同者”。
人工智能与人类建筑师互相协作,可以不断提高建筑师自身的专业素养,达到更高的设计思维水平,以达到人机协作设计的最终目标——建筑设计的整体水平和效率的全面提高。
第二条道路:更多地去体察人类的需求
《令人心动的offer4》中,有一期实习生们要自己选地块设计一个户外解压空间,他们需要亲自去自然中感受,闻一闻草木的气味,听一听脚踩落叶的声音,这些人情感上的细腻需求,是无法传递给AI的。
中国第一位获得普利兹克奖的建筑师王澍,还有日本的建筑大师隈研吾,他们两个人都有过数年远离城市,与工匠一起工作的经历,于是他们了解了木材、纸张和泥土等天然材料的应用,塑造了他们日后的建筑理念,让他们的作品更有温度,更加人性化。
体察人性,才是设计中最重要的东西,也是创造力的来源。
第三条道路:开启新的人文复兴
当大量的数据分析、繁复的制图等工作交由人工智能去实现时,设计师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创造,通过设计去触发灵感、传递情感。
人工智能可以去学习梵高的画作,但它永远无法超越梵高。人工智能只是技术上的革新,而人类或许会借由解放出来的双手,去开启一场新的人文复兴。
如果科学家分析出了一滴眼泪所含的盐分、水分,制作了一滴眼泪,那么,没有人的情感作为基础,它能否被称为一滴眼泪呢?
人工智能虽然可以取代人类的很多工作,但它不能替代的是创造伟大作品所需要的情感和灵感。
结语
建筑史学家五十岚太郎携手矶达雄,从建筑与科幻两方面来谈述这些曾经被畅想过的未来都市,旁征博引谈论那些与时代紧紧相扣的未来的梦,也从中看见此刻指尖所指向的可能未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功能三部曲:风格、形式、装饰的功能》
这套“功能三部曲”并没有采用作品的实景照片,而是基于电脑生成的图像,所有图纸也都重新绘制,从而保证了案例的选择不会受到地域、建造年代等方面的限制,充分地展示出了装饰、形式与风格在建筑中所体现的作用。海量的项目案例和理性的分析系统,让这套书为每一位读者提供了一种能简单切入与理解建筑的方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建筑设计过程》
本书是一本简明易懂、案例丰富的从业指南,对建筑设计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解析,让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读懂建筑、读懂设计、寻找灵感、挖掘概念、打磨自己的设计风格、探索独属于自己的设计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