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有风,才敢做一个会飞的梦。”? ? ? —— 《不知晓》
写小说也好,写散文也罢,都难免要做一种抉择,以何种方式来表达人物的情感,是直抒胸臆,还是寓情于景?我本人更倾向于采用第二种,因为在我看来,一篇堪称文学的文章,应当和水墨画一样,用适当的留白给读者以丰富的解读空间,而不是像雕刻一样是鸟是花,早已明明确确。
走在池边河畔的人,视线总会下意识地掠向水面远处;靠近丛簇的植物,人们的目光总会自发地向深处探索;在美丽春花前,我总会自然而然地去聚神欣赏。在特定的环境中,能感于外的人们,总会做出特定的行为举止,而内心深处也会萌发特定的情感,有意或无意。所以,环境往往有着无言的诉情功能,而这正是文学作品中通过营造环境渲染氛围,去实现人物情感抒发的深层机理所在。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同样一个带着栅栏的窗口,有人看到了蓝天白云,而有的人只看到了横横竖竖的铁条。经历的不同,带来了认识能力的不同,使得相同的环境中,不同的人所做出的行为和萌生的情感,往往各具姿态。就像一方开阔的池塘,有人见此便想起了“天光云影共徘徊”,而有的人则是想到了车后备箱里的钓具。所以,用环境来表达情感,往往有一石多鸟的效果,满足多样的解读需求。
上面两段,基本将寓情于景的好处都交代清楚了,那么,在具体行文中又该如何达成有效的寓情于景呢?
诀窍一:贴地气又顺理成章
贴地气,是为了避免自己的一番笔墨,成了阳春白雪,终究曲高和寡,这一点我们应该以白居易的诗歌为学习对象。遵循大家的理解习惯,西风阵阵而满山枯黄,只能是萧条悲凉的代言,而非欣欣生机的表现,纵使你自己欣喜万分足以将枯枝败叶当风景欣赏,也仍然不改他们萧条悲凉的形象本质;一如正常青壮年的脑袋,不该顶着似雪白发。
环境描写虽然可以有意工营,但石头就是石头,永远也不会变成不是石头,有些规则是我们在营造环境渲染氛围时,必须牢牢遵守的,否则就露出了刻意造景的痕迹,就好比这样的一句话:“原野上到处肆虐着风雪,却仍有一颗带着鲜红青绿的荔枝在枝头上保持生机”,不仅违背现实更流露出满满的工凿感;然而,如果将荔枝换成腊梅,却是妙的很。
营造环境渲染氛围的时候,如果特立独行又与事实乖离,那么即便不会被当作反面教材,也破坏了文章的意义。文章的意义,终究是在传诵中释放的,一旦不能被人读懂就无法释放出来。因而,能够用日常事物完成环境营造,就不要到诗词曲中寻找那些所谓很典雅的意象,况且只要自己功夫到位,安排妥当,即便寻常如日出黎明与日落黄昏,一样可以营造出不逊色于前人的典雅意象;别人写南方春天,可以写出“江山千里一夜春”的环境,难道你写北方春天,就不能写出“山河一隅三两青”的氛围?
只要眼睛没瞎,耳朵没聋,必然每天都会看到很多、听到很多,这些你在当时留意或没留意的,过后都可以成为你营造环境、渲染氛围时的具体素材。生活现实永远是我们的创作来源,无伦你是现实主义的,还是浪漫主义的。
诀窍二:合理的反衬
繁华都市夜,灯火亮如昼,好一副太平盛世景象,但在遭遇人生低谷的人眼里,道道的光线就是柄柄扎心窝的匕首,只会让叹息声更重更长。
在本文最前面已经提到,不同的人看到同样的风景,会有不同的领略。而万般领略中,就有一种与风景形象截然相反的感触,好比自己踉跄摔倒时,别人笑得越响亮自己就越难堪。同样在前面提到的,当人的心情好到极致时,即使身处悲凉萧条的秋天中,笑容也不会有丝毫衰减。
在众多的寓情于景的作品中,不乏有以反衬的形式来表达人物情感的,正所谓乐景衬哀情、哀景彰乐情。这种写作手法,将风景对比和情感对比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用风景与情感相对比。按照通常的对比,会有春日生机和秋日萧条的对比,也会有笑容满面和愁眉深锁的对比;而按照景与情的对比,就会有“愁眉对春红,花越艳,人愈伤”的画面,也会有“窗口透出的暖黄色的光线,照在背井离乡的行人脸庞上,显得他更憔悴。”
营造渲染与人物情感相反的环境和氛围,通过强烈的景与情的对比,衬托情的浓且深,毕竟人与人之间的欢乐并不相通,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现实,而这正是我们创作中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的途径之一。因此,刻画坚强不屈的性格,不会用顺风顺水的命运背景,只会用坎坷崎岖的命运背景。
所以,在选择用寓情于景的方式表达情感时,我们应该意识到,浅而淡的开心,用正写的乐景去表现;深而浓的开心,则应该用反写的哀景去衬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