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同阶段的儿童,其心智发展,精神生活有着本质的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了阅读内容的差别。不只是难易程度的,同时还包括了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
儿童学习的方式不是精确的,抽象的和知识的,而是浪漫的和生命的、生活的。
在学龄前,或者说具体运算阶段以前,绘本是儿童最重要的营养。到具体运算阶段,主要是小学的低段和中段,文字故事占了优势,类似国际大奖小说,是童年最好的礼物。三四年级的海量阅读,更是用故事铸就的。故事扎根于儿童的存在深处,甚至潜意识深处,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儿童的人格与精神,思维与语言。
等到自动化阅读完成,儿童已经是一个具有流利的阅读能力的人,准备好去探索这个世界了,知识类的阅读,就逐渐的登上了舞台。因为知识类阅读涉及的领域非常的广阔,触角几乎伸展到了人类思想所及的所有领域。从天文地理,到自然万物,到精神心理,这种阅读因此就被称为广谱阅读,宽泛的讲,就是知识性阅读。
青春期以前的儿童所读的叙事性作品,一定是以故事为主的,但到了青春期,故事就变成了文学。故事与文学的区别,在于故事是情节性的,语言并不那么重要,而文学除了情节外,形式上的特征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个区别是对心智特征决定的。青春期以前是一个动作思维和具体思维占优势的时期,理解不了青春文学的忧伤缠绵。儿童在青春期以前最好的阅读营养是故事,而不是知识。
儿童是先生活,再认识生活,先热爱生命,再理解生命的。在应该大量补充故事的阶段,大量的让孩子读知识,是得不偿失的。有时候还容易产生冲突,你不可能既讲嫦娥奔月,又讲月亮上,其实什么也没有,到处是石头。
一旦儿童能够识字了,就能迎来了文字阅读,以至于海量阅读。海量阅读是以阅读自动化为目标的,一旦阅读自动化达成,儿童在大量读故事,意义就减弱了,除非喜欢或打算以文学为业。掌握了阅读工具的儿童开始进入了生命中的精确期。此时,有三类阅读对儿童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分别是:
经典研读
传记阅读
广谱阅读
经典研读将会深刻地塑造儿童的思维方式和精神原型,而传记则让儿童从真实的人物身上认出自己,从而有助于自我镜像的形成。更多的时候是广谱阅读,儿童通过阅读来接触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
广谱阅读,读什么?
人文社科类作品
科普类作品
其他领域的作品
小学高段开始,广谱阅读的分量逐渐加重。
开始阶段的阅读,书籍可能是浅显的,儿童必须主动的迎接知识的洪流,让自己浸入其中。而好的广谱类读物,一定是深入浅出的,知识是准确的,描述是生动的,知识地图是清晰的,书籍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儿童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知识的数量就不再成为广谱阅读的关键。那么关键是什么?
是掌握知识的一整套思维方法,再具体一点就是研究、实验和审辩。我们把实验也归于研究的话,那么核心就是研究性学习与审辩式思维。
这是从知识向能力的转移。
儿童必须掌握一定的事实,尤其是核心事实,这是早期广谱阅读的任务。但同时伴随的,并且越来越重要的,就不再是知识的累积。毕竟,大脑并不是仓库。儿童需要发展出一种能力,能够随时就特定的主题或问题开展研究,找到想要的结论,并用一定的思维方法加以识别。
研究性学习是一系列学习动作的综合,包括提出问题,确定课题,并判断课题价值的能力,对课题或主题展开有效研究的能力,搜索和梳理资源的能力,总结概括结论的能力,写作及表达能力。打个比方,这是一种沙里淘金的能力。
审辩式思维,则是一整套系列的思维方法。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审问、慎思、明辨,用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做出判断,要有理有据,合乎逻辑,要善于提出问题,保持批判精神,要有自我反思的能力,即我们通常所谓的元认知。这种对观点、事实、论证本身以及自我进行不断审察的过程,就是一种审辨式思维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与审辨式思维的能力,是不可能通过简单的学习相关知识来获得的,它主要是一种实践,一种长期的刻意练习形成的能力。
不要把广谱阅读当成是全科阅读,阅读并非万能阅读,只是诸多学习方式中比较重要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