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一直坚持写关于Kotlin的入门系列文章,赶紧关注一起学习吧!
目录
前言
一、Kotlin数组
1、Kotlin数组创建技巧
2、原生类型数组
3、数组常见的操作
二、Kotlin集合
1、集合创建的技巧
2、集合的操作
总结
前言
容器是用于存放数据的载体。容器分为数组、集合。 Kotlin 作为一门全新的语言,肯定还是要有自己的容器类,不然哪天 Java 跟 Kotlin 划清界限,那麻烦就大了。 Kotlin 也拥有三类基本的容器,分别是集合 Set、队列 List、映射 Map,每种 容器又分作只读与可变两种类型这是为了判断该容器能否进行增删改等变更操作。
• Kotlin 数组
• Kotlin 集合
一、Kotlin数组
数组是一种初始化时指定容器大小,不可以动态调整其大小的容器。元素按 顺序存储在一串连续的内存段上。
1、Kotlin数组创建技巧
arrayOf 创建数组
创建一个数组并传递元素值给它, 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是任意类型
val array = arrayOf(1, 2, 3)
val array = arrayOf(1, true, "2", JSONObject()) // 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是任意
类型
arrayOfNulls 创建数组
创建一个指定大小的、所有元素都为空的数组,但必须指定集合中的元素类型
val arrayOfNulls = arrayOfNulls<String>(5) //创建一个指定大小的、所有元素
都为空的数
动态创建数组
用接受数组大小以及一个方法参数的 Array 构造方法,用作参数的方法能够 返回给定索引的每个元素初始值:
// 创建一个 Array<String> 初始化为 ["0", "1", "4", "9", "16"]
val asc = Array(5) { i -> (i * i).toString() }
asc.forEach { println(it) }
2、原生类型数组
在 Kotlin 中也有无装箱开销的专门的类来表示原生类型数组:
IntArray 函数
// 1.创建并初始化一个 IntArray [1, 2, 3, 4, 5]
val intArray = IntArray(1, 2, 3, 4, 5)
// 2.创建一个长度为 5 的空的 IntArray
val intArray2 = IntArray(5)
// 3.创建一个长度为 5 的值全为 100 的 IntArray [100, 100, 100, 100, 100]
val intArr2 = IntArray(5) { 100 }
// 4.注意这里 it 是它索引下标值,所以这是创建一个长度为 5 的 IntArray [0, 2, 4,
6, 8]
val intArr3 = IntArray(5) { it * 2
Tips
在 Kotlin 数组类型不是集合中的一种,但是它又和集合有着太多相似的地 方。 数组和集合可以互换初始化集合的时候可以传入一个数组
3、数组常见的操作
获取元素
val array =arrayOf(1,2,3,4,5)
array[index] // 获取数组的第 index 个元素,下标从 0 开始
array.component1() … arr.component5()获取数组的前 5 个元素。同样适用于集合
for 循环——元素遍历
for (item in array) { // 元素遍历
println(item)
//1
//2
//3
//4
//5
}
for 循环——下标遍历
for (i in array.indices) { // 根据下标再取出对应位置的元素
println(i.toString() + "->" + array[i])=
//0->1
//1->2,
//2->3,
//3->4,
//4->5
}
forEach 遍历数组
array.forEach {
println(it)
//1
//2
//3
//4
//
}
forEach 增强版
array.forEachIndexed { index, item ->
println("$index:$item")
//0:1
//1:2
//2:3
//3:4
//4:5
}
数组翻转
array.reverse()
>> println(array) = 5,4,3,2,1
二、Kotlin集合
Kotlin 标准库提供了一整套用于管理集合的工具,集合是可变数量(可能为 零)的一组条目,各种集合对于解决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并且经常用到。 与数组不同的是可变集合的大小可以动态改变。
• List: 是一个有序集合,可通过索引(反映元素位置的整数)访问元 素。元素可以在 list 中出现多次。列表的一个示例是一句话:有一组 字、这些字的顺序很重要并且字可以重复。
• Set: 是唯一元素的集合。它反映了集合(set)的数学抽象:一组无重 复的对象。一般来说 set 中元素的顺序并不重要。例如,字母表是字 母的集合(set)。
• Map: (或者字典)是一组键值对。键是唯一的,每个键都刚好映射到 一个值,值可以重复。
1、集合创建的技巧
集合分为
可变集合,显而易见,是指集合创建完成之后,可以对集合进行增 删改查操作
不可变集合,显而易见,是指指集合创建完成之后,不能对集合进行增删改 查操作,会抛异常。
List 队列
队列是一种元素之间按照顺序排列的容器,它与集合的最大区别,便是多了 个次序管理。不要小看这个有序性,正因为队列建立了秩序规则,所以它比 集合多提供了如下功能(注意凡是涉及到增删改的,都必须由 MutableList 来 完成):
• 不可变集合
val strings = listOf("one", "two", "one") // 不可以对 strings 进行增删改查操
作
• 可变集合
val numbers = mutableListOf<Int>(1, 2, 3, 4) // 可以对 numbers 进行增删改查
操作
val numbers = arrayListOf<Int>(1, 2, 3
Tips
不难发现,每个不可变集合都有对应的可变集合,也就是以 mutable 为前缀 的集合。
• 不可变的 List 类型集合的初始化使用:listOf 函数
• 可变的 List 类型集合的初始化使用:mutableListOf 函数
Set 集合
1、容器内部的元素不按顺序排列,因此无法按照下标进行访问;
2、容器内部的元素存在唯一性,通过哈希值校验是否存在相同的元素,如果 存在则覆盖之;
• 不可变集合
val hello = setOf("H", "e", "l", "l", "o")//自动过滤重复元素
>> println(hello) = H", "e", "l","w", "o"
• 可变集合
val hello = mutableSetOf("H", "e", "l", "l", "o") //自动过滤掉重复元素
>> println(hello) = H", "e", "l","w", "o", "r", "l", "d
Tips
• 不可变的 set 类型集合的初始化使用:setOf 函数
• 可变的 set 类型集合的初始化使用:mutableSetOf 函数
Map 字典
映射内部保存的是一组键值对(Key-Value),也就是说,每个元素都由两部 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元素的键,相当于元素的名字;第二部分是元素的值, 存放着元素的详细信息。元素的键与值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相同的键名指向 的值对象是唯一的,所以映射中每个元素的键名各不相同,这个特性使得映射的变更操作与队列存在以下不同之处(注意增删操作必须由 MutableMap 来完成):
• 不可变集合
val numbersMap = mapOf("key1" to 1, "key2" to 2, "key3" to 3, "key4" to
1)
>> println("${numbersMap.keys}")= key1,key2,key3,key4
>> println("${numbersMap.values}") = 1,2,3,1
• 可变集合
val numbersMap = mutableMapOf("key1" to 1, "key2" to 2, "key3" to 3,
"key4" to 1)
>> println("${numbersMap.keys}")= key1,key2,key3,key4
>> println("${numbersMap.values}") = 1,2,3,1
Tips
• 不可变的 map 类型集合的初始化使用:mapOf 函数
• 可变的 map 类型集合的初始化使用:mutableMapOf 函数
2、集合的操作
增删改查
val stringList = listOf("one", "two", "one") 以 list 集合为例,set,map 同样
具备以下能力
numbers.add(5) // 集合最后面添加元素 5
numbers.addAt(1,5) // 向下标为 1 的位置,添加元素 5,下标为 1 及之后位置的
元素,以此后移
numbers.remove("one") // 删除元素“one”
numbers.removeAt(1) // 删除下标为 1 的元素
numbers.set(0) = 0 // 下标为 0 的元素设置为 0
numbers.get(0)==>1 // 获取下标为 0 的元素,结果为
变换操作
在 Kotlin 中提供了强大对的集合排序的 API,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总结
本节内容较多,难度并不大,希望大家可以好好消化一下。
咱们下期见!